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湘西黑猪变身 “精准扶贫第一猪”

原发表日期:2018-01-05来源:中国发展网

原发表日期:2018-01-05

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2018年1月4日讯  湘西,这片1.5万平方公里的神奇与丰腴,滋养出一方富饶的水土,哺育着勤劳的土家苗汉百姓。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湘西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湘西谱写出了一曲曲悠扬动听的田园牧歌。

“湘西黑猪”是湘西州地方特色品种,依据地方特色,湘西大力发展以湘西黑猪为主的特色生猪产业,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力,发展成全州养殖业生产脱贫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准扶贫第一猪”。

经过多年的努力,湘西黑猪产业进入了“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2017年,全州出栏生猪135.88万头,湘西黑猪特色养殖已发展成为繁荣湘西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破解产业扶贫的瓶颈

养殖高风险,一直是湘西黑猪产业脱贫的瓶颈。经过多年的探索,湘西州依托两大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园,培育了三种产业扶贫模式,经过反复试点和推广,湘西黑猪成为养殖业生产脱贫覆盖面最广、效果最佳、可操作性最强的产业,一举奠定“精准扶贫第一猪”的地位。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重要标志,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湘西州积极引进和培育战略型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联农户、建基地、创品牌,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展精深加工,创建名牌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转化增值。

以泸溪县浦市铁骨猪(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饲养模式、统一疫病防控、统一加工销售”,实施“政府扶持、免费供种、分户养殖、生态育肥”,示范园为养殖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与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带动散养户600多户,并将养殖粪污资源化,带动700多户农户发展有机果蔬种植10万亩。全州大部分黑猪养殖企业均通过类似模式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共发展1400多户农户养殖黑猪。

图片1

“236”模式。即“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年饲养300头黑猪,收入6万元”,以永顺县资源集团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猪庄”扶贫模式,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回收”。家庭猪庄作为公司的湘西黑猪定制车间(OEM猪场),公司通过合作社向家庭猪庄(社员)下养殖订单,保证每个猪庄每头黑猪达到200元毛利,每户入社社员年养殖收入达6万元,让农户“只管养、不管卖”,切实解决单个养殖户面对大市场的难题,实现了劳动力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缓解了当前社会突出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矛盾。该模式2016年开始启动,已建成十余个家庭示范猪庄。

高端猪肉认养模式。以永顺县湘西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为核心,资源集团提出“互联网+放牧认养+生态旅游”产业模式,将“互联网+旅游”融入到传统的湘西黑猪产业中,以湘西黑猪高端认养为切入点,以黑猪欢乐谷生态体验为核心,实现湘西黑猪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该模式着眼猪肉产品差异化小,竞争激烈,单纯依靠传统的营销方式无法快速铺开湘西黑猪的全国销售局面,结合湘西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料和旅游资源优势,有效将一、二、三产结合,全面提升湘西黑猪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2017年,永顺县共投入湘西黑猪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95.05万元,涉及11个乡镇的16个贫困村共65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户建档立卡户饲养一头湘西黑猪可享受700元补贴,养殖一头黑猪可获劳动收入1500余元。

完善链条,夯实产业扶贫的基石

产业链条粗短,是湘西州黑猪产业明显的软肋。近年来,湘西州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发展精深加工,互联网+,品牌建设,夯实了产业扶贫的基石。

目前,湘西黑猪鲜肉、腊味制品价格高于市场同类40%以上,毛猪价高于同类50%以上,有力提升了扶贫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