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沙子岭猪的两保护两利用
原发表日期:2014-07-2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沙子岭猪原产于湖南省湘潭市沙子岭一带,是湖南的主要地方优良生猪品种之一。据调查,1980年湖南有沙子岭种猪30多万头,到2006年全省仅3万头。为保护沙子岭猪这一珍稀地方猪种资源,湘潭市采取“集中保种与分散保种相结合、原种利用与改良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新路子。
集中保护。2010年,湘潭市在湘潭县梅林桥镇白云村建成占地56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米、生产设施设备齐全的沙子岭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
分散保护。目前,湘潭市3个沙子岭猪保种区发展保种户5000户,常年存栏纯种沙子岭母猪2万头,年出栏沙子岭猪及杂交育肥猪25万头。
原种利用。一是进行仔猪加工。湘潭每年出口港、澳的烤乳猪达20多万头,成为湖南最大的仔猪出口基地。二是生产高档猪肉。沙子岭猪肉质细嫩,肌内脂肪高,特别是具有锌和γ-亚麻酸含量高等独特肉质特性。
改良利用。一是杂交改良利用。一些沙子岭猪的原产区和保种区内的部分养殖场在当地畜牧部门的指导下,采取人工授精方式,对沙子岭猪导入长白、大白等外来血源进行杂交改良,在保持沙子岭猪的抗病性强、肉质佳等优良性能基础上,提高其瘦肉率、生长速度和对精饲料喂养的适应性,并进行规模化养殖。二是新品系培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湘潭市就开始以沙子岭猪为育种素材,进行持续深入的新品系培育和选育工作,目前,已培育“杜巴沙”杂交组合(与杜洛克、巴克夏杂交),预计2018年可通过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并产业化开发。 武深树刘靖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