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加大保种选育力度 促沂蒙黑猪焕发新活力
原发表日期:2011-03-09
来源:山东畜牧网
作者:陈淑才、王班,陈洪友
沂蒙黑猪是我省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有80多年的培育和饲养历史,是我省最早被列入国家品种志的三大地方品种之一。由于受国外品种的冲击,沂蒙黑猪的饲养量曾一度大幅减少。近几年来,罗庄区加大了对沂蒙黑猪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力度,使这一优良地方资源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1935年,沂水、沂南两县从青岛引进巴克夏公猪数头与当地母猪杂交,后又引进少量巴克夏高血后代与本地猪杂交,其间曾导入少量中约克夏猪,杂交后代被群众称为“二茬猪”,逐渐在局部地区形成了优良杂交类群。1982年,沂蒙黑猪被收入农业部组织编撰的“中国猪种志”,正式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上世纪80年代,临沂地区有沂蒙黑猪繁殖母猪6万余头,三个系五个场有育种核心群1000余头,曾先后被辽宁、江苏等省及本省东营、泰安等地引种繁殖,在全国享有一定名气。受外来猪种冲击,2000年沂蒙黑猪仅存200余头,临沂江泉原种猪场全部接收后逐头进行了鉴定登记,建立了系谱档案,制定了保种选育方案,采取了各家系等量留种和公猪轮流交叉配种技术以及场内场外扩群饲养等措施,经过几年的选育,沂蒙黑猪核心群现有公猪24头、母猪406头,原种场和扩繁场总存栏已达1200余头。 为更好地对沂蒙黑猪进行保种,提高饲养沂蒙黑猪的经济效益,从2006年起,江泉原种猪场对沂蒙黑猪品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利用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外来品种杂交,其后代耐粗抗病,适应性好,肉品质、繁殖力优于国外引进猪种。沂蒙黑猪及其杂交组合生产的猪肉色泽鲜红、风味品质好,能够满足高端消费和加工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