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2005年我国种猪引种情况分析

原发表日期:2006-02-06来源:中国农牧企业网作者:孙德林

原发表日期:2006-02-06

来源:中国农牧企业网

作者:孙德林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养猪业发展异军突起,养猪形势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95-2005十年间,生猪出栏量以每年5.62%速度增长,能繁母猪数以每年1.79%速度上升。十年间,年出栏净增2.4亿头,能繁母猪绝对增长632万头。中国养猪业十年巨变,成绩应归功于品种改良速度,杜X长X大杂交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的结果。养猪生产者普遍认识到品种是关键。

  告别了2005,告别了“九五”和“十五”,迎接我们的是2006,是“十一五”,是养猪业的挑战,是养猪业的重新洗牌!我们仍然认为,品种是关键,品种是未来五年养猪业核心竞争力,盘点2005引种,启示未来中国养猪业发展。

  一、2005年国外引种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2005年全年跟踪统计,得出下列资料,见表1所示。

表1 2005年国外引种情况

序号

时间

单位

国家

品种

数量

1

2005年1月

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美国

L、Y、D

261

2

2005年2月

湖南天心种猪公司

美国

L、Y、D

153

3

2005年3月

河北省玉田种猪场

加拿大

L、Y

225

4

2005年9月

河南牧原畜牧公司

加拿大

L、Y、D

430

5

2005年9月

广东中山白石猪场

加拿大

L、Y、D

40

6

2005年9月

上海祥欣畜禽公司

美国

L、Y、D

153

7

2005年9月

上海万谷种猪有限公司

美国

L、Y、D

180

8

2005年10月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法国

L、Y、D

314

9

2005年10月

广西龙宝畜牧公司

美国

L、Y、D

450

10

2005年12月

湖南正虹种猪公司

美国

L、Y、D

303

11

2005年12月

北京顺义百合种猪场

美国

L、Y、D

100

12

2005年12月

北京顺义汇正种猪场

美国

L、Y、D

100

13

2006年1月

湖北省原种猪场

美国

L、Y、D

75

14

2006年1月

湖北畜牧良种场

美国

L、Y、D

75

15

合计

2859

  根据上表,我们对引种进行结构分析,得出表2所示。

表2 2005 年引种结构分析

经济成分

美国

法国

加拿大

合计

比例

国有

411

314

225

950

33.23%

股份

1239

40

1279

44.74%

民营

200

430

630

22.04%

合计

1850

314

695

2859

100.00%

比例

64.71%

10.98%

24.31%

100.00%

图1 2005年引种构成

  根据上表和上图,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2005年主要引种国家是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分别占引种数量的64.71%、24.31%和10.98%。

  2、2005年主要引种企业是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和民营企业分别占引种数量的33.23%、44.74%和22.04%。

  3、2005年是养猪业引种的高峰,而且表现出从美国引种比例明显增多,这与今年来种猪销售中过分强调体形,跟风相一致。美国长白猪体形比较适合国内市场。从资金来源上看,股份制企业引种比例明显上升,他们在养猪行业地位明显提升,而过去所谓的国家级重点种猪场,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和经营理念陈旧正在走向低谷。
  二、引种启示录
  1、从经济全球化看引种。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加快优良资源流通,有从事育种,有从事扩繁,形成一个自然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上每人根据自身经济基础、技术实力和自身各自优势处于不同地位,有些企业适合引种、扩繁、销售;而有些企业适合育种、开发。
  2、从企业行为看引种。 对于国内种猪企业,他们更加看好到国外引入优良品种在国内销售,加快实现资金周转速度。例如,湖北省原种猪场2001?2002年间从国外引入240头种猪,4年间共繁殖、销售合格种猪16000头,假如每头种猪购买时费用为15000元人民币,投入则360万,销售种猪平均价格为3000元,产值4800万元,每头种猪投入成本为1000元,则这批种猪3200万元。当然这与他们运作方式、销售模式、客户服务方式等都有一定关系。运作的好,引种是一本万利;运作不好,也很难计算出合理投入与产出。广西省畜牧研究所2004年初引种280头美国种猪,2004年底开始销售种猪,2005年一年销售种猪4000多头,一年共获得利润600万元,成为养猪行业的“爆发户”。
  3从民族养猪业出发看引种。 从这个角度看引种就不十分合算。引种虽然能改良国内种猪生产水平,但是利用外国人资源赚了中国人自己的钱,中国人赚中国人钱。引种费用很高,尤其很多费用花在流通环节。以引进一头美国种猪为例,大约农场主可获得700?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600?6000元,到中国猪场大约13000?14000人民币,这里大约50%费用花在流通环节,如当地的检疫费300?400美元,隔离费,到岸检疫费1300?1400元人民币,还有出国考察费、引种工作人员费用、兽医管费用及代理费等。
  三、引种忧虑与战略调整
  1、长期依赖引种不可取。 长期依赖进口种猪发展中国养猪业是不可取的。一方面造成大量外汇流失,外国人赚中国的钱,中国人赚中国人的钱。引入种猪不能确保一流,质量很难保证,任何时候外国人都不会将其最好的东西给我们,我们将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长期下去我们这样养猪大国,要成为养猪强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国外从中国引种经验表明,他们真正引入资源,而不是引入扩繁,如英国、法国引入中国梅山猪育成梅丹和法国产仔数很高的种猪,日本引入北京黑猪生产东京X系种猪等。
  2、适度引进,促进改良。 我们主张适度引种,目的是促进改良。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外育种材料,改进我们的育种工作。例如,广东中山白石猪场,没有过大批引种,每次引入几十头种猪,以促进血统的更新。一次引入过多,必然优秀个体比例降低,整体水平降低。我们更反对走引种、扩繁、销售、再引种的短期行为。我们要明确目标,采取正确的技术路线和育种方法,就能达到改造创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