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甘肃八眉猪种质资源保护方案

原发表日期:2005-05-18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原发表日期:2005-05-18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一、品种基本情况

  1 、品种的形成

  八眉猪形成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据 沙凤苞 先生 1936 年在“猪之品种及其分布区域”一文中记述:泾州猪原产于甘肃之泾川、灵台、庆阳、平凉等县,而以泾川产猪最多。泾州猪买卖集中之市场亦在庆阳县之西峰镇。据文献记载,解放前西安设有猪行十余处,专事由甘肃贩猪至西安销售、屠宰。广大群众为适应贩猪行商的需要,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对猪种进行精心选育,为适应长途贩运,形成了较小的类型。有文献记载:“陕西的泾州猪并非最大者,过肥不宜于运输”。随着历史变革,小家农户逐渐增多,加上在当时良好的自然环境下,粮食生产丰富,交通不便,粮食外运困难,农民遂利用丰富的糜、谷衣子、豆衣、荞衣等副产品,剩余的玉米、高粱等,选择个体小,耗粮少,生长快的个体饲养,年深日久,在适宜自然、社会经济和适应外销的要求下,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选育,逐渐分化形成了体小、头轻、骨细皮薄、易熟易肥的小型猪种,二八眉和小伙猪种。

  2 、产地与分布

  八眉猪属华北型猪种。产于陕西省秦岭以北,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区的平凉、庆阳地区 以及临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地区、陕西省的长武、彬县、永寿、定边、吴旗等县, 在青海省东部地区也有分布 。产区平均海拔 800 - 2000m ,年降雨量 300 - 700mm 。由于八眉猪费粮食、生长慢,目前主要分布于交通不更,产秋粮较多的关山和子午岭一带山区,川、塬区主要以二八眉和小伙猪为主。据 1981 年调查,仅甘肃的平凉、庆阳两地约有八眉猪 88.6 万头; 2002 年 10 月 经对产区陕、甘、宁三省(区)的 13 个县(区)调查,约有八眉猪约 1000 头左右,其中甘肃约有八眉及其杂种猪 790 头,主要分布在灵台县。

  3 、体形外貌

  八眉猪在额上有“倒八字”形的纹而得名。按体形大小、外面特征和生产特点分为大八眉、二八眉、小伙猪三种类型。

  大八眉 :体格较大,被毛全黑而且粗长,头粗重,面稍直或微凹,额较宽,皱纹粗而深,纵横交错,形似“万”字或“寿”字,故有“万”字头或“寿”字头之称。耳宽大、下垂,四肢稍高,粗壮,肢多卧系,尾粗长。皮厚而松弛,多皱褶,尤以体侧和后肢皱褶显著,且有套迭,俗称“套裤”。奶头发育良好,排列整齐,有效奶头一般 6 对(最多 9 对),群众描述的“松皮大胯椿木腿,套裤双腰马奶头”,简明概括了八眉猪的外貌特征。成年公猪平均体重 103kg ,体长 121cm ,体高 55cm ,胸围 113cm ,成年母猪体重 122kg ,体长 127cm ,体高 63cm ,胸围 115cm 。

  二八眉 :为大八眉猪与小伙猪的中间类型,体侧长方形,被毛黑色、粗长,头较狭长,额具八字纹,纹细而浅,腹大下垂,尻斜。大腿欠丰满,四肢较粗壮,后肢多卧系。有效奶头 6 对(最多 8 对)。成年公猪平均体重 88.4kg ,体长 124.79cm ,体高 64.77cm ,胸围 110.7cm 。成年母猪体重 74.67kg ,体长 112.27cm ,体高 57.59cm ,胸围 99.37cm 。

  小伙猪 :又名黄瓜头,杏耳猪和荷包猪。体型较小,体侧似椭圆形,被毛稀短,黑色,头较小,额部多有旋毛,皱纹少而细。耳较小下垂,耳壳较硬。背腰短宽而平,腹大下垂,奶头 6 对,后驱发育较好,皮较薄,骨较细,早熟、易肥,成年公猪平均体重 27kg ,体长 80cm ,体高 42cm ,胸围 67cm ;成年母猪平均体重 49.89kg ,体长 96.73cm ,体高 51cm ,胸围 85cm 。

  4 、生产性能

  ⑴ 生长发育 :八眉猪因长期近交和配种过早,公猪比母猪发育差,是八眉猪的特点。 二八眉公猪 10 月龄平均体重达 29.07 kg ,母猪 39.64 kg 。

  ⑵ 繁殖性能 :八眉小公猪 30 日龄左右即有性表现,观察睾丸切片, 45 日龄即有初级精母细胞,成年公猪一次射精量为 250 ~ 400ml ,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公猪一般可用 4 ~ 5 年。

  母猪 4 月龄左右开始发情,性成熟为 116 天,发情周期 18.29 天,发情持续 3.1 天,产后再发情一般在断奶后 9 天左右( 5 ~ 22 天)。怀孕期平均 113.3 天( 103 ~ 119 ),母猪可利用 6 ~ 8 年,亦有 10 年以上者。

  母猪第一胎平仔数较少,平均 6.42 头( 2 ~ 14 ),第二胎平均 9.45 头( 6 ~ 13 ),第三胎以上产仔数增加,比较平稳,窝平均 12.08 头,最多可达 20 头。经产母猪年分娩两胎或两年五胎。

  八眉猪母性强,护仔能力好,仔猪成活率高。据统计,经产母猪每胎断奶仔猪 9.23 头( 8 ~ 16 头),仔猪成活率 90.15% ,仔猪死亡率为 9.85% 。

  八眉猪的泌乳力较强。据甘肃省畜牧研究所测定( 1982 ),两个月哺乳期内泌乳量为 204.98kg ,每昼夜放乳 21.14 次,放乳 3.42kg ,第一个月泌乳量占全哺乳期的 58% 。

  ⑶ 肥育性能 :八眉猪由于类型不同、肥育性能也有差别。在农村饲养条件下,二八眉猪育肥期一般为 10 ~ 14 个月,屠宰活重为 75 ~ 80kg 。小伙猪育肥期约 10 个月,屠宰活重 50 ~ 60kg 。

  八眉猪在育肥后期精料消耗较多,从 5 月龄开始集中育肥时,增重迅速加快,平均日增重可达 470g ,饲料利用率为 3.7:1 。当精料水平较低时,增重速度在 6 月龄以后才逐渐加快,平均日增重 390g 左右。 8 月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平均日增重 557g ,饲料利用率为 4.7:1 。

  ⑷ 胴体品质: 据测定, 160 ~ 180 天的二八眉育肥公猪宰前体重平均 61.3kg ,宰后胴体重 36.2kg ,屠宰率 66.5% ,净肉 26.98kg ,净肉率 44% ,瘦肉率 42% 。背部脂肪厚度 3.8cm ,腰部脂肪厚度 3.2cm , 皮厚 0.45 ;骨重 3.72kg ,骨肉比 1 : 8.11 ;眼肌面积 18.9cm 2 。

  八眉猪的肉质好,色鲜红、呈大理石状、肉嫩、味香、含水率低。肌肉的平均含水率为 61.65% ,干物质为 28.34% ,粗蛋白 23.72% ,粗脂肪 4.12% ,灰分 1.05% ,发热量平均为 5189.3 焦耳。

  160 ~ 180 天的二八眉育肥母猪,宰前平均体重 64.5kg ,宰后胴体重 38.36kg ,屠宰率 67.6% ,净肉 28.3kg ,净肉率 44.3% ,瘦肉率 41.3% ;背部脂肪厚度 3.9cm ,腰部脂肪厚度 3.35cm ,骨重 3.81kg ,眼肌面积 19.5cm 2 。

  5 、目前情况

  根据 2002 年底调查,甘肃省灵台县主产区,现存栏八眉及其杂种猪 790 头,其中:纯种八眉猪 230 头(公猪 26 头,母猪 204 头),杂交一代 560 头。大部分饲养在灵台县什字良种猪场和县境南部山区。

  从猪群品种结构看,产区内大八眉母猪存栏量已屈指可数,目前仅存 6 头,占产区八眉猪饲养量的 2.6% ;二八眉存栏 204 头,占 88.7% ;小伙猪存栏 20 头,占 8.7% 。大八眉和小伙猪公猪已经绝迹。

  灵台县良种猪场,是甘肃省确定的八眉猪保种场,自 80 年代以来,承担了甘肃省畜牧厅下达的八眉猪保种任务,现存栏八眉猪 74 头,其中种公猪 4 头,母猪 34 头,杂交一代 36 头。

  二、保种的必要性

  1 、是有效保护八眉猪种质资源,确保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八眉猪不仅是甘肃省宝贵的畜种资源,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优秀的种质资源之一。 具有适用性强,抗逆性好、产仔多、母性强、肉质好、沉积腹脂能力强、耐贫瘠粗放饲养管理和性状遗传性稳定的特点。在长期近亲交配下不易表现衰退,是一个极为良好的与山区生态条件、经济水平、饲养条件相适应的当家母本品种。八眉猪的肉质好、产仔数多,是外国猪所不及的。 其种质资源独特,是一座丰富的原种群。但由于受时代市场经济需求和保种实力的局限,使这一宝贵的地方种质资源 越来越小, 其优秀基因 频临绝迹 。因此,制定和实施八眉猪种质资源保种中长期方案,确保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势在必行。

  2 、 是开发八眉猪遗传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地需要。

  八眉猪在遗传育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甘畜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组成的育种协作组,利用八眉、巴克夏、内江等品种进行复杂育成杂交,育成了“甘肃黑猪”,其中八眉猪的贡献特殊,其杂种优势率为 15% ~ 20% 。因此,完整有效的保护八眉猪种质资源,可为各种商业化育种、经济杂交提供育种材料和亲本,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新品系,与外来猪种杂交的配套系。八眉猪在一定时期内作为两品种杂交的母本,在养猪生产和猪的杂交利用上将会有更好的效果,许多国家在猪的新品种育成上对八眉猪很感兴趣。

  饲养八眉猪投资省,见效快,风险小,不但在我国物质贫乏阶段为农民提供了蛋白质来源,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农民脱贫的主要手段,现在更是千万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饲养八眉猪不会落入象某些“洋品种”炒种的陷阱,也不会出现饲养某些“洋品种”一阵风过后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饲养八眉猪可根据经济实力和环境条件,饲养规模可大可小,形式可圈养可放牧,是农民实实在在的一项增收途径。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将为开发西部,支持西部,为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发挥积极作用。

  3 、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生产系统要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生命力强大、发展动力大。我国加入 WTO ,就我国的特殊国情,在农业生产上,要分清我国的优势和劣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当前农产品分两大类:一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即以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农产品,如畜牧产品。二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即以土地为基础的大宗农产品,如粮食等,我国人口众多的资源禀赋决定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由于成本的上升,比较优势已消失,故应大力发展养殖业,灵台县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必将实现剩余粮食高效转化,符合该县县情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4 、是积极应对加入 WTO 后的国内外新形势,适应绿色农产品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 WTO 后,一些农业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欧盟等国家设置了更高的技术垒壁。而国外具有优良品种优势、技术优势,高度集约化生产的猪肉在近期内将进一步冲击国际市场。但我国的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具有品种、资源、价格优势。加入 WTO 后,猪肉产品出口自主权将大大增加,国外对我国的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八眉猪等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与国外猪品种相比,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好,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是首选良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传统的消费观念也都发生了变化,绿色农产品消费成为主流,国外进口的冷冻畜禽肉将逐渐淡出市场,采用仿生态饲养的优质绿色猪肉已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八眉猪及养猪业在加入 WTO 后 ,在绿色畜禽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5 、是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需要。

  按系统观点,我国大农业生产结构成份主要划分为种植业与畜牧业两个方面,通过由种植业获得的植物性产品中,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部分仅占 1/4 ,其余 3/4 的秸秆、秕壳、麸糠等副产品,需要通过养殖业加以利用,将其中 10% 的能量、矿物质过腹后以有机肥的形式还田,增加土壤肥力,进而保证种植业生产持久进行和养殖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同时,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土地污染,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我国的农业生产从产生到现在,已有 7000 年的历史,耕地的土壤肥力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我们的祖先创立的十分珍惜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的传统农业体系直接相关。今天,我国国土上承载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人口数量,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畜牧业,实行更科学、更深刻的农牧结合,以保证农业系统功能的健康健全,确保中华民族的生存延绵。

  6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必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中,把发展畜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开发。温家宝同志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增加农民就业”,“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性措施。”农业部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粮食生产区要通过发展畜牧业,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主产区,要大力发展规模生产,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三、保种方案

  1、保种形式

  ⑴ 保种场技术方案

  按保种场的要求扩建什字良种猪场,场内设立八眉猪纯种繁育区和八眉猪杂交试验小区,在八眉猪纯种繁育区引进优秀八眉猪原种,组建八眉猪核心群,采用常温人工授精等办法进行种猪群的保种繁殖,向杂交试验区和农村养殖户提供种猪。杂交试验小区引进国内外优良肉猪新品种,进行商品猪杂交生产。运行流程图如下:

  ⑵ 纯种繁殖技术方案
  原种群在以现有保种场纯种猪的基础上,从陕西等八眉猪产区引进良种猪,以扩充公猪血统,并适当加大选育群数量,建立核心群,采用开放式选育体系,防止近交或基因漂移。定期组织专业小组对核心群、选育群猪进行品质鉴定,详细记录,调整或淘汰公、母猪、鉴定后整群,提高选种选配的质量。

  ⑶ 杂交技术方案

  引进杜洛克、长白等瘦肉型良种猪,与八眉母猪进行二元、三元杂交,生产杂交商品猪,满足社会需求,带动猪产业开发。

  ⑷ 饲料加工技术

  主要是试验研究不同生长阶段饲料配方,最大限度地提高猪的生产水平。生产设备选择国内最先进的加工机组,原料主要选择灵台县及周边地区原料。

  2 、保种目标与规划

  ⑴ 保种目标

  通过 6 年努力,到 2008 年基本建成八眉猪种质资源生态保护区,丰富八眉猪原种群,并以八眉猪原种为素材,促进陇东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具体包括:

  ① 八眉猪保护场核心群二群 96 头(每群 8 公 40 母),年繁育提供种猪 100 头;建立不同类型的保种群 3 - 5 个。

  ② 新建八眉猪扩繁群 100 户、 200 头,年向社会提供父母猪 1000 头,八眉猪纯种群存栏稳定在 3000 头以上,向社会提供八眉杂交商品猪 5000 头以上。

  ③ 生物工程技术的种质库。

  ④ 饲料加工厂年设计生产配合饲料 6000 吨。

  ⑵ 方案规划

  以灵台县的什字良种猪场为依托,建立八眉猪保种场,组建核心群;划定八眉猪重点产区的什字、龙门、新集、百里四乡镇为八眉猪保护区,选择 100 户纯繁户,组建选育群,形成八眉猪纯种繁育区,辐射带动周边八眉猪养殖户的选育提高及推广利用工作。

  同时,建立八眉猪杂交试验小区。引进杜洛克、长白、甘黑母猪等优良品种,生产提供优质商品猪,获取较高经济效益,弥补项目建成后保护场经费之不足。

  2003 年,完成实施方案的制定,规划设计、种群选择、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2004 年,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完成保护场核心群组建( 1 群 48 头),选育群 50 户 100 头,培育种猪 100 头。完成八眉猪保护场、杂交试验区猪舍、防疫室、饲料车间等基建工程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 100 亩,并购置相应的设备仪器。

  2005 年,完成核心群组建 1 群 48 头,选育群 50 户、 100 头,种猪培育 100 头,开展杂交组合试验;完成办公和生活区的所有建设,空地绿化工作;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对照设计方案查漏补缺。

  2006 - 2008 年,进行八眉猪纯系选育,完善八眉猪品系;进行八眉猪与长白、大白、杜洛克的配套组合测定,在三元杂交商品猪母本的选育开发上取得突破。

  3 、 方案内容

  ⑴ 保种建设 ( 核心群和选育群的建立 )

  ① 保种场组建核心群二群 96 头,公母猪优级以上。新建猪舍 80 间 1600 ?,饲养员宿舍 80 ?,防疫治疗室 40 ?,饲料仓储房 60 ?,配套相应的设施。

  ② 在八眉猪保护区四乡镇选择 100 个农户,组建八眉母猪选育群 200 头,每户新建改建塑棚猪舍 1 栋 20 ?。

  ⑵ 良种猪扩繁场建设

  ① 引进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良品种公猪 20 头;进行良种猪杂交扩繁,向社会提供商品杂交仔猪。

  ② 新建猪舍 60 间 900 ?,饲养员宿舍 60 ?,防疫冶疗室 40 ?,饲料仓储房 60 ?,设施按照繁殖厂的要求配备。

  ③ 场区道路硬化 1000 ?。

  ⑶ 资料管理

  ① 资料管理用房 100 ?;

  ② 保种育种资料全部实行微机管理,购置微机一台。

  ⑷ 饲料加工车间建设

  新建厂房 300 ?,其中加工车间 100 ?,原料库、成品库各 100 ?,建贮草棚、晒场等 200 ?;职工宿舍 100 ?,购置 PSJZ1.5 型配合饲料加工机组 1 套,生产配合精料,供应农户和满足场内生产。

  ⑸ 饲草料基地建设

  ① 建设以饲用玉米为主的精饲料生产基地 60 亩,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基地 40 亩。

  ② 购置田间耕作收获设备 ( 拖拉机、犁、脱粒机等 )1 套。

  ⑹ 技术培训

  对保种技术人员和保种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保种技术人员参加国内相关技术培训和到协作单位学习培训。

  4 、保种方法

  ⑴建立保种群

  保种群纯种八眉猪 48 头,其中公猪血统为 8 个,母猪 40 头。每个血统的公猪至少按 5 头母猪的配比猪群。

  ⑵ 实行各家系等量留种

  在每一世代留种时,实行每一头公猪后代中选留一头公猪,每一母猪后代中选留相同数量的母猪,并且尽量保持每个世代的规模一致。

  ⑶ 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

  在保种群中避免全同胞、半同胞的不完全随即交配,或非近交的公猪轮回交配,降低群体近交系数增量。

  ⑷ 原种群选择的主要性状

  公猪:日增重、饲料报酬、背膘厚、胴体瘦肉率、肉质品质、体质结实性。

  母猪:产活仔数、 20 日龄窝重、断奶窝重。

  ⑸ 饲养管理

  仔猪实行 30 日龄断奶, 31 - 70 日龄同窝保育, 71 日龄至 75kg 合群饲养, 75kg 后公母分群饲养。饲养管理、免疫等有关操作规程执行。

  技术路线:

 

 

  5 、依法保种

  依照《种畜禽生产管理办法》,加强八眉猪原种的依法保护。

  ⑴ 加强种畜禽的引种管理。各类种猪的引种必须纳入统一的轨道,逐步做到下一级种猪场向上一级种猪场引种,生产群由扩繁场 ( 群 ) 提供,扩繁群由核心群提供。

  ⑵ 加强种猪的出场管理。凡出场种猪,必须具有《种畜禽合格证》、《兽药检疫证》和《种畜禽系谱资料》,分别由种畜禽质量监督员和兽医卫生监督员填写表格并签名,分管领导审批。如将不合格的种畜禽提供给用户,各级主管部门应及时查明原因,由种畜禽场负责调换并赔偿因此而造成的饲养费损失。

  ⑶ 加强对种畜禽饲养单位的管理。根据种猪饲养单位的级别,由省厅主管部门每年组织一次检查,严禁八眉猪原种核心群或保护区内开展经济杂交,如确因育种工作需要,导入少量外血的,必须由市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农牧厅批准并采取切实有效隔绝措施。

  四、保护措施

  1 、组织领导

  ⑴ 成立机构,加强组织管理

  为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成立省由农牧厅、市农牧处、县政府主管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管理办法,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工作标准,检查督促工作进度,验收竣工项目工程,落实配套及自筹资金;落实技术措施,收集项目资料,全力实施项目任务。

  ⑵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对保种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记载,报帐制管理;二是建立定期审计制度;三是实行方案施工公开招标,尽量减少工程开支,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四是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五是多方筹措配套资金和自有资金,按照项目进度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⑶ 严格按方案制定的任务实施

  方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建设内容,不降低建设标准,不推迟建设时间,不压缩建设规模。

  ⑷ 健全资料,科学管理

  采取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全面准确地收集方案资料,设立资料库和品种资料库,各类资料科学管理,为今后保种育种工作提供经验依据。

  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黄全成(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

  副组长:曹藏虎(甘肃省农牧厅牧医处处长)

  马继军(灵台县政府副县长)

  陈富国(平凉市农牧处副处长)

  成 员:文志强(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李三乐(平凉市畜牧工作站站长)

  曹书同(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任永福(灵台县农牧局局长)

  郑子析(灵台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

  2 、地方财政支持

  ⑴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八眉猪保护共需投资 450 万元,其中需新增基础设施投入 350 万元 ( 包括原种场扩建 ) ,保种经费 100 万元。

  本方案投资建设内容为保种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及保种经费。投资估算按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去与参数 ( 第二版 ) 》和《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 第二版 ) 》中规定的有关投资估算编制方法进行。设备及工程费用分别按照厂商报价和本场工程情况估算。

  保种方案设施估算(见表)

八眉猪保种基础设施投资

序号

项 目

主要设施内容

金额(万元)

1

保种场

原种猪舍 1600 ?、遗传繁育室、兽医防疫、饲料加工及其配套设施、仪器设备、饲草基地等

160.00

2

保护区

棚舍 900 ?、配种防疫设施等 160?

60.00

3

杂交区

棚舍 2000 ?、兽医防疫等

104.00

4

科技试验

检测、管理、培训等

26.00

 

合 计

 

350.00

  保存种猪需流动资金 100 万元。

  ⑵ 资金筹措

  八眉猪保种共需经费 450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300 万元,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申请国家种畜禽保种经费 50 万元;申请地方配套资金 100 万元,其中 50 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50 万元用于项目运营流动资金。

  4 、技术支持

  本方案依托单位 :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五、效益分析

  1 、保种能力

  本方案将新增固定资产 350 多万元,年保护八眉猪原种核心群 100 头,年选育后备猪 200 头,年可提供父母代种种猪 2000 头,杂交商品猪 5000 头。

  2 、经济效益

  本方案实施后,八眉猪核心群达 100 头,年可提供父母代种猪 2000 头,杂交商品猪 5000 头,年销售收入 610 多万元。年实现利润 70 多万元,投资利润率为 17.37% ;年上缴税金 18 万元,投资利税率 19.53% ,

  3 、社会效益

  方案实施后,八眉猪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八眉猪丰富的基因得到保存,并使其尽快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为迎接 21 世纪生物时代的到来,基因工程的革命把握主动权。以八眉猪为素材的二、三元杂交猪或八眉猪配套系不断育成,可加速猪群结构的调整,提高养猪业的科技含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转化增值,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八眉猪以其优质的肉质,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4 、生态效益

  八眉猪的保护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养猪业的生产力,而且丰富了种质特有的多样性、基因的丰富性,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全国畜牧兽医总畜禽品种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