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品种介绍 >

谈谈荣昌猪遗传资源保护

原发表日期:2004-12-22来源:畜牧科技网

原发表日期:2004-12-22

来源:畜牧科技网

人类生活于地球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人类正面临人口逐渐增加,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减少的不可逆转趋势,在家畜品种中,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差异逐渐缩小,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这样的现实形势,要求人类一方面提高征服自然的水平,开发新的可利用资源;另一方面在满足现实需要的情况下,保护并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以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此,满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 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2年6月我国在里约热内卢《生物多样性公约》上签字,向世界承诺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 1、 荣昌猪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 1. 1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荣昌猪是我国最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联合作用的结果,其遗传资源是一种珍贵的生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多个优良的遗传性状名列中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前矛,也是多年来我国推广数量最多,覆盖地域最广的地方猪种,1957年就被载入《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纳入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保护猪种资源名录,1986年列入《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并在1987年制定了《中国华人民共和国荣昌猪国家标准》,2000年再次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荣昌猪这一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是祖国的财富。应加强保护,否则将是人类的损失。 1.2 是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强调培育高产的“专门化品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使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丢失,造成品种单一,基因贫乏,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因基因过于纯化而带来了遗传疾患,为适应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多样化的需要,保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他们就不得不千方百计四处搜寻,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外购进资源。面对世界范围广泛存在的家畜遗传资源枯竭的教训,我国作为世界上畜禽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畜禽品种类群596个,其中猪113个,这些地方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独特优良的种质特性,如肉质鲜美,繁殖力高,抗逆性强,性成熟早等独特性能,已成为世界珍贵的种质资源库。部份品种已输出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发展世界畜牧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荣昌猪作为我国的优良地方猪种的典型代表,在养猪生产中有很高的推广利用价值,具有性成熟早,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皮毛白色,鬃质优良等稳定的遗传特征和优良的表型性状,是一些外来品种猪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荣昌猪适当导入外血培育的新品系,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性能,特别是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例如新近培育的新荣昌猪I系,经产仔数达12头以上,15-80kg日增重为635克,瘦肉率55%,料肉比3.2:1,与外种猪杂交,商品代日增重达680克,料肉比3.1:1,瘦肉率60%。因此,加强对荣昌猪的保种选育,既能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对这一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促进我国养猪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 3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荣昌猪已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加强对荣昌猪的保种选育、提高、推广和开发利用,不但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可增强我国养猪优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中国加入WTO后,畜禽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只有打出中国资源特色,才能体现中国畜牧业的精品。而荣昌猪在肉质风味、繁殖力、抗逆性、耐粗性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国外品种,进一步加强对这些优良特性的保持和研究,将荣昌猪独特的优良特性和国外品种猪生长快、瘦肉率高的特点进行兼容,进而开发出特色生猪产品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我国养猪业国际竞争力的新途径。 2、 荣昌猪品种选育的现状 2. 1主要开展的工作 2.1.1 荣昌猪种质性能研究: 荣昌猪作为中国地方猪种,其特殊的优良性状是几百年来在中华大地这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赋予和先辈的长期选育留下的宝贵资源,是培育优良品种和杂交优势利用的原始材料,是现在或将来人们对畜产品需求变化的原始自然物质基础,由于荣昌猪具有优良的遗传素质,早在三十年代后期许振英教授等对荣昌猪产地进行调查,并对品种性能和改良作过研究,《我国地方良种种质特性测定》重点课题的计划并先后进行了荣昌猪生长发育,繁殖性状,遗传参数,5项生理指标,头骨阶段发育,公猪性行为与精液品质,母猪生殖器官解剖学,繁殖等10多项内容的观察测定,进一步为系统深入的了解荣昌猪种质性能和荣昌猪品种资源的保存、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1.2 荣昌猪标准研究: 50年代制订的《荣昌猪种猪鉴定标准》及《荣昌猪农林猪业鉴定标准》,对提高主产区种猪质量曾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推广地域的扩大,猪群质量与选育方向有了变化,加之现代遗传育种理论、方法的应用,1980-1982年期间,由四川省养猪研究所、重庆市种猪场等几个单位协作系统整理了核心群与农村近年来的试验,调查数据近10万个,制定出《荣昌猪标准》,由四川省标准局、畜牧局批准,颁布为省企业标准(川350-82荣昌猪,1982-12-31),1984年又根据农业部下达的任务进行了《荣昌猪国家标准》的研制,经国家标准局批准,正式成为荣昌猪国家标准(GB7223-8)并于1987年8月1日实施。 2.1.3荣昌猪品系选育: 为了开展品种选育,不断提高猪群质量,在荣昌及周边地区荣昌猪类群调查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十年的努力,培育出了新荣昌猪I系,并在重庆及西南地区推广。 2. 1. 4荣昌猪杂种优势利用试验: 荣昌猪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成果的推广,对提高商品猪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好的效果。多年来,先后进行长白、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等外种猪和国内多个地方猪种进行杂交实验,如新金猪,烟台黑猪,北京黑猪等。 2. 1. 5 荣昌猪的繁育推广: 荣昌猪的推广与其开发利用密切相关,荣昌猪适应性强,肉质好,体型健美,驰名中外,多年来,主产区保持15万头猪群,重庆市种猪场建立育种核心群150头左右并积极推广及开发利用荣昌猪,是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个特有品牌,种猪场和主产区每年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推广荣昌猪在10万头以上,特别是荣昌猪在重庆市、四川省及西南其它地区养猪业生产发展上占的比例较大,是全国推广面最宽的品种,历史上曾出口到朝鲜、越南、日本等国家。 2. 2 群体数量及分布 2001年底,在主产区荣昌县存栏荣昌猪能繁母猪数量10.2万头。荣昌公猪有存栏401头,用于荣昌猪的纯种繁育生产,与七十年代相比,数量上没有增加,据畜牧站统计,每头公猪年配种母猪数371头,在人工授精站,公猪的初配年龄为5月龄,一般利用4-6年。母猪部分用于纯繁,大部分用于与长白或约克进行二元杂交作商品猪。 荣昌猪原产于重庆市西部和四川省东南部,中心产区为荣昌县和隆昌县,后来扩大到永川、泸洲、合江、大足、纳溪、壁山、宜宾等十多个县市,通过多年的推广,目前主要分布于重庆市40个区县及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市大部分区县,其他各省也有零星分布,是我国推广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地方猪种之一。目前在全国各地存栏荣昌猪800万头以上。近二十年来,地域分部也有增加 2. 3 荣昌猪面临着优良基因流失和性能逐年退化的威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瘦肉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在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的冲击下,许多养猪生产者为了满足市场对瘦肉的需求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用瘦肉率高的外来品种与荣昌猪进行二元杂交、三元杂交,甚至全部采用外来品种生产“外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使得荣昌猪数量日趋减少,产区繁殖群不断缩小,保种纯繁基地不断萎缩。加之广大农村对荣昌猪的选育通常只通过外貌特征加以选留选配,杂交和近交的情况特别严重,致使有些显性、特别是隐性优良性状逐年退化,如不立即加以系统的保护和选育,荣昌猪许多优良性状将会改变,甚至有的优良基因将会流失。 3. 加入WTO对荣昌猪的影响 加入WTO对荣昌猪等地方品种猪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极大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入 WTO后,我们可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从而加快荣昌猪等地方品种猪的开发利用。荣昌猪具有肉质鲜嫩,鬃毛优质的特点,加入WTO以后,能够利用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获得的多边稳定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自由化的好处,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扩大荣昌猪相关产品出口。与此同时,加入WTO后,也会对荣昌猪等地方品种猪的发展带来严峻的冲击,荣昌猪等地方品种猪现有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等品质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市场消费需要,随着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更新丧失,国外各种优质种猪和地方种猪将会大举占领国内市场,从而更加重了本已发展困难的荣昌猪等地方品种猪的发展。随着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相信荣昌猪等地方优良品种必将引起世界生物学界、遗传学界的研究重视和广泛关注,亦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开发和利用。 4. 荣昌猪遗传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4. 1 资金投入不足: 保种是一项既花钱又费力的长期性工作,必须依靠国家、社会、企业共同支持和投入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一九九0年后,地方猪种选育未再列为科研课题,经费来源断位,致使核心群缩减,优良性状没有得以有效的选育和保护. 4. 2 荣昌猪遗传特性研究还不够深入: 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对荣昌猪认识还较肤浅,很多遗传特性还没有完全掌握或未曾发现,以致很多有用的性能丢失,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荣昌猪研究只限于外貌、生产性能、适应性等方面观察,对其内在潜质、遗传基因等方面的认识还未深入下去。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荣昌猪的特异抗病力、特异敏感性、早熟性、肉质风味、母性等性状进行现代技术的深入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5.对策与措施 5.1加大政府的扶持和资金投入 以前,荣昌猪的销量大,再加上政府的一定扶持经费,农户和保种场还能维持荣昌母猪的数量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上级给予的补贴经费减少。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原先饲喂荣昌猪的农户和保种场也纷纷减少荣昌猪数量而饲养外来品种。目前荣昌猪主产区采用“三外”杂交的趋势明显增多,长此下去,荣昌猪这一优良地方猪种数量将减少到有可能引起荣昌猪灭绝的境地。荣昌猪遗传资源保护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依靠国家、社会、企业共同投入才能完成。保护好荣昌猪这一我国优良地方品种,除了在思想上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外,必须有政府部门特别是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在经费上和管理上的大力支持。 5. 2建立以“资源保护场”为核心,与保种区相结合的动态保种模式 为了能达到使荣昌猪即能更好的保种又能合理的开发利用,必须完善和加强核心场的建设和研究工作,改变现有的保种模式。实施以“荣昌猪国家级品种资源保种场”为荣昌猪保种选育核心场,建立大规模的荣昌猪核心群,这有利于控制和操纵其基库变迁,同时设立荣昌猪保种区,对荣昌猪进行边保种边选育边提高的开放式动态保种,在保种区发现优秀性状的个体选入核心场,而经核心场保种选育的优秀后代又回到保种区进行大量繁殖推广。在保种区内根据群体大小划分片区,设立保种员,并对养殖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一保种模式不但可以对荣昌猪进行有效的保种,同时也解决了大部分保种群的经济收益问题,大大减轻保种的经济负担。 5.3 进一步完善规划,采取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随新的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要进一步完善保种规划,规划应包括保种目的,保种年数,种群大小,保种地点和繁育方法等。 过去一提到保种就认为是饲养一定数量的母猪和按母猪数量留一定比例的公猪。这种传统的保种方法在过去和现在对荣昌猪的保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不应只是活动物的保护,应包括精液、胚胎、以及体细胞和有关基因,因此,对荣昌猪保种除采用传统的保种方法外,还应积极研究和探索应用其它现代的保种方法,例如冷冻荣昌猪的胚胎和冷冻公猪的精液,还可以探索采用保存荣昌猪的DNA分子方法进行荣昌猪的保种。这样可以解决活体猪群保种耗资大,费时费力的问题,从而降低保种的经济负担。 在保种的同时,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对荣昌猪进行选育。在现有的基础上,依靠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疾病诊断及防治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荣昌猪进行保种选育、推广应用。例如,以 PCR为基础,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荣昌猪选育群的遗传纯度进行适时监测, 同时采用DNA诊断法检测荣昌猪保种选育猪只的氟烷基因,彻底淘汰态氟烷隐性有害基因,以进一步提高荣昌猪的肉质。 5. 4 延长世代间隔,加强保种和选育相结合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降低单位时间的代数和遗传漂变,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考个世代。保护好荣昌猪这一优良地方猪种,不使其遗传资源消失,是荣昌猪保种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使荣昌猪这一优良地方品种猪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保留猪种的同时要进一步开发利用。除要保的特性和特征外,对那些明显不良性状加以改良是合情合理的。开发利用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在二元杂交、三元或四元杂交中用作母本以外,还可以将荣昌猪的优良性状用于配套系的品种选育中。此外还可以在荣昌猪保种的同时对荣昌猪进行选育,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不同经济性状。如瘦肉型、快速生长型、高繁殖型等。 5. 5 培育出优质的新品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保种选育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本着一保持、二改良、三提高的原则,通过常规选育和分子选育相结合,不断提高荣昌猪的品种质量和培育出高品质的荣昌猪新品系,以适应市场对高品质猪肉的不断需求。例如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导入外血,改良原荣昌猪腹部下垂、尻部倾斜的体形等遗传缺陷和提高荣昌猪的瘦肉率,培育新的品系,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例如新荣昌猪I系就是经过十年培育成功的荣昌猪新品系,通过市场推广应用,发挥了较好效益。 5.6 定期分析保护效果 定期对种群是否保住,纯种和杂交特性特征的变化,采用表型值、育种值、非加性基因效应测定等方法,对基因种类、基因互作及基因丢失的风险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完善措施达到目的。